top
元旦节到了,元旦节快乐...

固定当前背景  反馈、咨询、建议、留言等,请点这里[Alt+G]

本栏相关
其他文章
IT资讯IT News当前位置:首页 >>IT资讯
读书少你别骗我:电影中不靠谱的科学与技术
编辑yang 发布时间2014-11-01 浏览量3435 来源新浪科技 特大
摘要:科学、科技元素在科幻电影中的比重不一,但是呈现方式却大相径庭。有时候科学技术元素被合理的展开与想像,作为电影的主干,但大多数时候则仅仅是噱头。

  1902年,乔治·梅里埃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这100年中,科幻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类型片。在电影评分网站IMDB的排行榜中,最佳影片的前50名中,科幻电影占据了十分之一的位置。而在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则是《阿凡达》,在前20名中几乎全都是科幻电影和动画电影。对于一种偏向于制造刺激体验或者描绘与生活有较大差异场景的电影类型,科幻电影往往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但却在严肃影评中难以获得较高评价。

  但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不算深入,作为科学与想象力延伸的科幻电影,却呈现了越来越缤纷的场景。科学、科技元素在科幻电影中的比重不一,但是呈现方式却大相径庭。有时候科学技术元素被合理的展开与想像,作为电影的主干,但大多数时候则仅仅是噱头。本期发烧Ke就来盘点一下科幻电影中那些靠谱或者不靠谱的科技元素们。

  首先要明确一下,我们仅仅讨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架空世界观的幻想电影以及超级英雄电影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举个栗子:《星球大战》系列看上去是科幻电影,但实质却是仅仅利用太空背景展开的正剧,里面的外星球,光剑,飞船的元素替换成外国,佩剑和帆船则完全不影响故事的展开。

请不要瞎扯了好吗

《地心抢险记》中的“地船”准备发射

《地心抢险记》中的“地船”准备发射

  有这么一些电影,从故事出发点到营销话题全都集中在科幻元素,但是实际上这些科学元素基本上全都被错误讨论或展开。《地心抢险》就这这么一个反面典型。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中可怕的灾难:地心停转。电影讲道,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地球的核心停止了自转,地磁场因此消失,引发了一系列灾难。一队专业人员乘坐特殊的“地船”深入地心,通过引爆核弹让地球核心重新转动化解危机。

  地球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与核心,地壳与地幔的结构与成分目前较为清楚,地壳主要的成分是铁铝硅组成的岩石,地幔的主要成分则是铁与镁组成的熔岩。至于地球核心的成分与状态,基本上只能推断为因为重力下沉的铁元素核心。说到这部电影,槽点稍微有点多,我们一个个来。

  暂且假设故事中那种温度与压力越高越坚固的神奇物质造成的地船能够抵抗地球内部100万大气压力以上的极端环境,那种瞬间能够开山劈地的激光钻头也同样存在,“地心停转”这个条件首先就有问题。现在较为通行的理论认为,地球的磁场是因为组成地球外核的铁镍流的流动与地球自转共同作用形成,与地球固体核心的转动似乎关系不大。当然有一点这片子是没说错的,地球的核心确实保持了一个与地球本身不同的转动速度,但是这个速度差异可能仅仅只有每百万年1度。

  至于地球磁场消失后出现的异象,电影描述的也不大对。电影中电网瘫痪,心脏起搏器被干扰,极光在低纬度地区出现这些现象恰恰是因为地球磁场存在,被太阳风冲击释放能量才有可能发生,至于为什么全球会出现大量的大气放电,能够熔化钢铁、沸腾海水的微波束的出现更是令人困惑。当然了,至于为什么主角们能用几颗小小的战术核武器就能驱动地球这颗太阳系密度最大的星球,我想也是一个没办法深究的问题了。

稍再靠谱点就好了

《后天》中极端低温罪魁祸首:超级飓风

《后天》中极端低温罪魁祸首:超级飓风

  有一些电影,基于正确的科学幻想因素,却受限于故事表达或主创的水平犯了一些错误,这样的电影往往具有较多的讨论价值,多年之后也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举例来说,灾难片专业户罗兰·艾默里克的《后天》就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后天拍摄的年代正是对二氧化碳排放与地球气候的影响争论最激烈的那几年,电影反映的也几乎是全球变暖能导致的最可怕后果:融化的北极冰盖产生大量淡水,阻断了北大西洋暖流这一条重要的热量输送带,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剧变。

  首先,北大西洋暖流确实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气候调节因素之一。巨量盐分高密度较大的冷水从两极流向温带,从温带把热量带往高纬度地区。电影中,北极如果迅速融化,产生的大量淡水会稀释原来密度较大的海水,洋流无法沉入深海,热量输送中断,高纬度地区温度变低,低纬度地区愈发炎热,热带气旋获得了巨大的能量,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可怕气候灾难。

  问题来了。如果上面描述的事情是以千年为单位,或许是可能的情景。距今大约12000前,曾发生过一次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的古气候事件。彼时,末次冰期结束,北美大陆的冰川融化, 大量的融水阻止北大西洋环流向亚极地输送热量,地球气候在数百年内骤降15摄氏度之多。但是在电影里,这个过程在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这显然是为了剧情展开做的巨大妥协。

  如果真的能形成像电影中那么巨大的热带气旋,或许真的把平流层的低温空气拉至地面。若是地面温度真的达到零下60摄氏度以下,飞机用的航空煤油确实会在零下47摄氏度以下凝固,但是人类在几秒内被冻成冰块需要的温度远不是零下60度就能完成的。至于国旗在空气中迅速结冻固定则更不可能,想想看,冷空气中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水供冻结?

时代所限不要责怪

《侏罗纪公园》的关键 包含恐龙血的蚊子化石

《侏罗纪公园》的关键 包含恐龙血的蚊子化石

  有一部电影,它不仅是划时代的作品,而且曾经引导了若干年的流行文化,并且让克隆这种技术手段深入人心,它就是《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拍摄于1993年,作为第一部大规模使用CG制作动物形象的电影,2013重映时的视觉效果依然引人入胜。电影的核心线索来自于一块多米尼加出土的琥珀化石,化石里面有一只饱餐了恐龙血液的蚊子,一个雄心勃勃的商人利用这些血液中的DNA克隆出了一大堆恐龙,放在一个叫做侏罗纪公园的主题公园里供人观赏。

  《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出版于1990年,但直到2012年,科学家才得出了有关DNA能够保存多长的结论。当细胞死去后,残留的酶就会水解DNA中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微生物也会加速分解过程。另外,DNA还会在水的作用下降解。科学家的结论是,DNA的半衰期约为521年,也就是说,每过500多年,DNA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最多680万年,DNA就会分解的咋都不剩。但是最后的恐龙也都死在距今6500万年之前。

  假设DNA是完整的,搞清楚各个基因负责的性状也是一件完全幻想的工程。电影中的科学家因为恐龙基因残破,就使用了两栖类的基因来填补,这是十分费解的,要说亲缘关系,鸟类可能是恐龙的直系后代,甚至直接用人类的基因也比两栖类要好。当然了,仅用DNA就完全复制一种未知生物对于现今的人类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限于当时的科学成果,《侏罗纪公园》瑕不掩瑜。但是有两个巨大的漏洞实在是没办法忽视。首先,科学家是用了什么黑科技用一只蚊子体内的一点DNA造出了五花八门那么多钟恐龙的?第二,片中被胖子小坏蛋叛徒偷走的冰冻试管恐龙胚胎细胞是怎么被泥土埋起来就变成蛋孵化了?最后一个问题,虽然叫《侏罗纪公园》,可是电影里的大部分恐龙都是白垩纪的啊。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千钧一发》中男主角需要常备买来的尿样验证身份

《千钧一发》中男主角需要常备买来的尿样验证身份

  说了这么多“反面典型”,我有一个逻辑和理论都几乎完全自洽与合理的好电影推荐:《千钧一发》(Gattaca)。

  我不大喜欢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以下就沿用《Gattaca》。《Gattaca》描述的世界是人类已经充分了解人类基因的结构,能够较为精确控制后代的智商,外貌,遗传病发概率等等性状,几乎每一对夫妇都选择这样的人工受孕,诞生了大量具有优秀基因的后代。同时,那些自然受孕诞生的后代自然被认为是不完美的。

  差别带来了歧视。虽然法律明令禁止用基因判断人,但是实际上电影世界中所有的面试,考试,谈婚论嫁都用基因作为唯一的判断因素。主角有一位完美的人工受孕哥哥,自己的基因四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从小的宇宙梦想,于是从一位受赏瘫痪的优秀基因运动员那里买来了身份。

  他随身带着买来的尿样、血样、皮屑,使用隐形眼镜和断骨增高,成功加入了最大的宇航公司Gattaca。在前往土星卫星泰坦的旅程即将启程之前,一桩凶杀案打乱了一切。电影中无处不在指尖采血器与尿样检查器理论上没有问题,利用血样快速检测人的特征基因来判断身份也是可以实现的技术,电影中所有人的基因都是备案的,检测血样只是与数据库进行身份匹配,而真的给一个人的基因测序,电影中还是要花一些时间。《Gattaca》不光在科学上几乎没有瑕疵,推断因此诞生的社会问题也令人信服。

  电影中的基因歧视与现实中的肤色、性取向歧视何其相似?主角被判断有70%的可能性因为心脏病早衰,但这还代表他还有三成可能健康活下去,可是基因毁掉了一切。好在故事有一个温暖的结局。基因不决定灵魂,而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

标签  科技

按键盘左右方向键可快速浏览上一篇(←)、下一篇(→)


反馈/咨询/建议/留言(GuestBook)
您好,怎么称呼您!
您的姓名:
上一步:鼠标向上滚动/左方向键(←)
下一步或完成:鼠标向下滚动/Tab键/右方向键(→)
如果您有空的话,可以填一下您的相关信息!
您的电话:
您的邮箱:
现在,请填写您想要了解的信息!
信息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图片刷新